電話:24114170
電郵:church@cmaotc.org
地址: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117-121號蘊崇大廈一樓
church name
牧 函
學習有“Take 2”
黎錫雄牧師
2020-7-26

「雖然迪士尼不開放,海洋公園也關門,晚飯美食不能嚐,日本台灣不能去,朋友沒有暢飲,教會不能聚會。」然而,我………

第三波的疫情來得急很快很廣,使香港人措手不及,並且可預計到不是短時間可以掌控到的。每天的數字,每天的不明源頭,居所附近確診的也愈來愈多……。

恐懼感,焦慮感,揮之不去。等候早日回復以往的日子,自由,美食,旅遊 似乎不可以指日可待,反而是學習離開我們的安全區,接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和形態。

最近查經,哈巴谷給我們很大的提醒和學習(神使我們剛查考此卷書),第一章是憤怒埋怨,第三章竟然是喜樂穩行為結束。何等奇妙的一個屬靈之旅,我們要學像哈巴谷,面對眼前種種不滿,難免憂憤填胸,但經過內在生命的處理,竟然可以以喜樂的心願意穩行在難處中。關鍵是在“第二章",第二章描述他等候回歸神,讓神的聲音,默示啟迪他認識「神榮耀」的智慧,一切都在神的掌控和計劃中,從而建立了他的信心,牢牢信靠神相信祂的掌管和保守,哈巴谷的生命重新灌住生命的活力,面對生活。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哈巴谷在「望樓觀看」,讓自己休息放下、放手、放心回歸神,去認識和經歷神自己的心意和掌管。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面對COVID-19的爆發,像哈巴谷學習了「因信得生」勝過不明白的環境,在學習的階梯上再進一程,學習「因信得樂」。

我們也可以在上次基礎再深化我們的學習,進一步學習恆久忍耐。進一步學習簡約、簡樸控制自己的慾望。學習自律,更明白清潔謹慎自守的重要性,自己對防感染的要求更高。學習規律,家長們可以暑假好好放假之餘,也習慣操練新一季上課,有可能仍以“視像”上課的可能。大家長遠仍以“綫上”相交可能性很大,學習珍惜,學習主動,學習真誠表達……………學習有Take 2。

牧 函
聖經中看瘟疫之後
黎錫雄牧師
2020-6-7

比起前 一段日子,本港COVID肺炎病例已經 緩和不少了,政府辦公室,康文署各康樂設施重開,學校也陸續復課,娛樂營商的活動也漸次增加。香港人在疫情以後,也紛紛出動,商場食肆也熙來攘往,民生像從新熱鬧起來。但是,神話語的提醒是什麼,聖經教導我們疫症以後,我們當如何預備自己?

民廿六:1 瘟疫之後 ,耶和華曉諭摩西和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說「你們要。」在整整民數記廿六章,神在一次甚大的瘟疫後,24,000人死了之後,神提醒民眾三件事,以此汲取教訓,然後繼續向前。我們作為神的子民,要特別留意神的心意如何?

1) 重數人數 v2 51 「 從 20 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 共六十萬零一千七百三十名。 」 雖然在過往的日子,帶來傷痛。 民十六章,可拉黨連250領袖叛逆,死了14,700人。西緬族人拜偶像行淫死了24,000人。不要因此而過份傷痛,或隨即及時行樂。神提示他們,重整全軍12支派,再次團結,再次集中,再次聚焦清晰,為以色列家,神的國出去打仗,完成神國度而努力向前。香港疫症以後,教會飽受沖擊,停聚集,停見面或相交、停課程。疫症以後,我們當預備自己,整裝待發,重新結聚肢體力量,為天國而努力爭戰,珍惜小組相交,重新踴躍有活力的參予服事、佈道、裝備作門徒而起動。

2) 建立目標 v52 56 「 耶和華曉諭摩西,將來分產業的原則是按支派的人數多少而拈鬮分地。 」 奇怪的是,仗還未打, 迦南地還未得,而早早講定分產業的原則。聖經提醒我們,瘟疫以後,不是報復 式 消費/旅遊,而是不忘天國的目標得產業 教會 的 目標 是 使人信主作門徒。重新參與 主日崇拜、兒崇活動,小組聚會,又參與佈道(父親節懇親,荃葵青佈道會),堅持讀經改變生命回歸上帝,陸續參與聖經課程 。疫症以後 失業率驟升,也藉此更要打握領多人歸主。

3) 屬靈領袖 v57 65 雖然利未族可拉黨背叛,利未人原氣大傷。第二次數點人數比第一次數點人數還少了1,800多人。40年過後,不單沒有人多,反而少了,是不進反退。不過,神仍然用祂的僕人(民廿六: 11)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民廿六: 65)迦勒和約書亞前朝元老還在,表明神的保守神的同在。所以,弟兄姊妹們,不要因困難而嚇怕自己,像第一代以色列人而流失;反而抓緊 神的同在和應許,憑信心向前。神從來沒有放棄過屬於祂的子民。大家重新聚焦,努力向前。

牧 函
被移民
黎錫雄牧師
2020-5-17

香港最近的變化,在政治上,環境上不斷地改變中;使到我們多想了香港的前景如何?是否也考慮到自己和家人未來的前景和計劃…….。人之常情。

聖經中有兩個先知,都是「被移民」。

以色列皇室宗族貴冑的但以理不幸地因為政治的緣故,被巴比倫王以強國霸權的威勢擄走了。(但一:3、代下三十六:6-7)。但以理不甘心不情願地被擄到他方。本應巴比倫是一個更好的地方,因為以色列國國勢積弱前途一片暗淡,反觀,巴比倫強國強勢,在宮廷中享盡榮華富貴,做王身邊的寵兒,這個「被移民」其樂無窮。但是,但以理甘於享逸樂的生活嗎?忘記耶路撒冷嗎?失去仍為神作見證的使命嗎?不!不!不!他不以王膳王酒沾污自己,因為他仍有神子民的不變身份(一:8),他一日三次仍向耶路撒冷跪在神面前禱告(六:10),他在66年的流長歲月中仍向列王見證神是天上的神,地上有永存的國是不會滅亡的。(二:44,四:25,五:21,六:22)。人移心不遷。

耶利米本應可以被尼布撒拉旦厚待,同往巴比倫國享強國之福祉。在人的心裡暗想,何樂而不為,離開傷心地,離開國破家亡之地,遷往得人尊重之地,強盛之國,安享生活之境。之前的日子太苦了,以後可過一些安樂的日子,也都是應該的......。但耶利米因為神的話臨到,他仍選擇住在境內剩下的民中。(耶四十:1-6)。神的心意,神的話成為他引導的中心,他聽命仍留在本地,他甘心作神的僕人,向百姓發聲。富貴不能移。

後來,耶利米也「被移民」。神藉耶利米清晰宣告,雖以色列亡國,百姓仍要留在以色列地,不怕巴比倫再來,因為神與他們同在,要拯救憐憫他們。(耶四十二:7-12)。但以色列人不聽不信,逃離以色列地,下到埃及,並將耶利米一同帶到埃及的答比匿(四十三:7)。耶利米無奈地「被移民」,到埃及地。何等的失落,被逼跟住一群不聽神話語的子民生活。但他灰心嗎?失望嗎?沒有!他仍然為他的百姓發神諭,神還是用他。(四十三:8,四十四:1、11、24)。

但以理,耶利米,他們無論在任何地方,巴比倫,以色列,埃及,神總是他們的引導,他們並不失其神子民的身份和使命,仍向君王,百姓宣告神的救恩。

牧 函
疫情下,我們還可以作什麼?
廖旭麟傳道
2020-3-14

面對當下全球疫情的發展,每天全球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個案以及因而死亡個案數字正無止境般上升,實教各國人民感到生命備受威脅。全球抗疫的意識不住地提昇,就連我們對防疫的知識也不斷地加增;疫情的可怕或許源自人內心的恐懼,害怕將會失去、害怕連累著別人、更害怕要忍受許多的痛苦……

正當所有人正想盡辦法試圖自救,原來在我們所處身的社區中,有許多有需要的群體正等待支援,讓我想起聖經中福音書裡兩處有關耶穌施行醫治的經文:馬可福音2章1-12節約翰福音5章1-9節,提醒我們在疫情下,除了搶購抗疫物資及補給日常用品、時刻儆醒禱告外,我們還可以作什麼?

可2:1-12經文記載,耶穌治好了一個由四個人擡到祂跟前的癱子。我們不難想像,按那個癱子自身的能力及限制,即便他認識遠處有一位像耶穌基督這樣醫術高明的大夫,他亦無法得著醫治 (耶穌遙距施行神蹟醫治除外);那個癱子必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方可得見耶穌,得蒙赦罪,得主拯救。

類同的情況,就如約5:1-9經文提到,另一個躺於畢士大池子旁邊病了三十八年的人。那個病人並非找不著救治之法,只因自身能力所限,總是慢人一步,久病不能痊癒。耶穌看見他,即主動向他提問:你要痊癒嗎?更即場把他治好了,可見主憐憫人的心腸。耶穌對那個病人的提問,可有提醒我們什麼?

我想到…讚美之泉一首詩歌《差遣我》的歌詞,其中的內容:
主 告訴我 如何獻上我的生命 帶 希望入人群中
主 告訴我 如何付上我的關懷 將 溫暖帶入世界
我看到 靈魂中的憂傷 孤獨中 人的心在角落顫 抖
差遣我 差遣我 我願付出我所有 差遣我 到需要祢的人群中
充滿我 充滿我 用祢愛來充滿我 再一次 緊握他們的手

感謝神!常透過祂的話語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社會)其實有許多有需要的群體確需支援,需要關懷和禱告記念;就如我們透過耆康會所接觸及服侍的長者家庭,不論是獨居的,抑或是一對同住的老夫妻,有許多長者因著現時疫情嚴峻,真箇足不出戶,深怕受感染;亦有些因著身體的限制,行動不便,故更需要有人主動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或問:我們可以為他們作什麼?

是故,當同工們從耆康會社工了解到社區中部份長者的急需時,教會就義不容辭表示願意回應協助分發一些抗疫物資及日用品給有需要的長者家庭,盼望透過弟兄姊妹的電話關心問候,願主的愛藉肢體「到位」的服侍,延伸至社區中不同的角落,甚願神看顧賜福他們。

有一句說話,我好想對愛荃堂弟兄姊妹表達:
您們真的很棒!為著您們眾人愛心回應的行動實在感恩不已!
教會非但收集到許多口罩,更喜見有年青肢體自發募集不同的抗疫物資,以供轉贈予不同有需要人士。願神悅納您們的付出和擺上,願榮耀歸予神!

牧 函
改變
朱巧珍傳道
2020-3-7

自新冠狀病毒的確診病例發生於中國,疫情隨着被形容為「傳播速度快,病毒傳播力強」,感染者未出現任何症狀之前,就可以將病毒傳染他人。的確,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人心的恐懼和徬徨隨着病毒不斷擴散和蔓延至世界各地,這造成民心恐慌,擔憂民生物資缺乏,紛紛湧至超市搶購和囤積。從「搶購荒」和「盲搶炎」的行動表露了內心的恐懼不安。此外,有星加坡官員揶揄香港人的表現「低能」,可日本、韓國、美國、夏威夷、意大利和德國等地,也出現搶購潮,有的囤積食糧至三年也足夠食用。可見,無分種族人心都是一樣軟弱。

這邊廂的搶購熱,那邊廂如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遠至英國和加拿大,因疫情也傳出對中國人或亞洲人涉有種族歧視的事情。可見,令人感到可怕不單是“疫情”的“自我隔離”,更甚是“人心”的“自我隔離”。人究竟需要什麼?

曾金發牧師在“內在生活陶冶”一書中指出「內心的沉穩—使我們如一個斷奶的孩子在神面前得安息一樣,我們的心靈得安穩和安定。我們可以對周圍的事物做出恰當的回應,但卻不會被牽著鼻子走。我們可以坦然面對失望、批評、失敗和生活的挑戰,心裏不會再受攪擾。這就是全世界所渴望的內在平安。當我們與祂親近時,我們就可以在祂裏面完全得安息。」(頁78-79) 無錯,“平安”是連結於主而得的,這提醒我們要緊緊地親近跟隨主。

再者,羅12:2更指出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我們不要“效法”受到這世界影響,而要被神“更新”塑造我們的生命和心思意念,使我們能辨明甚麼是神的美善、蒙祂悅納和純全的旨意。整個疫情縱然未過,但我們的生命正被考驗,更需要神的恩典和憐憫,使我們生命得着改變與更新,叫我們明白和活出神的旨意。

從疫情開始,個人的禱告領受是“改變”, 神要改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更重要是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

慈愛滿有憐憫的神!我們是罪人,懇求寬恕孩子的罪,以致可以手潔心清地禱告。主啊!感謝祢的提醒,我們要學像大痳瘋病人,向主俯伏屈膝的謙卑禱告。懇求主醫治我們,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辨明神的心意,以活出基督的樣式。衷心交託,乃奉主名求,阿們!

牧 函
在疫情下不能探病的日子
彩雲傳道
2020-3-1

當這個疫情仍是岌岌可危的日子,一邊廂聽見覆課的日子又再順延,另一邊廂又聽見今日又再有新增個案;神啊,究竟這個疫情何時了?!
  當我修讀「臨床牧關」有機會準備進入內科和腎科病房時,便開始爆發武漢肺炎,隨著實習全停頓,我便改探肢體留院的家人,但因著疫情嚴峻的發展,連家屬也不能再內進探病,很感受到當中的無奈和擔心。後來再不斷傳來有肢體,肢體家人需要入院,甚至要做手術,另一邊廂又聽見有些醫護肢體需要照顧懷疑確診病人;同工們的心情更為沉重,在這時刻還可以作什麼呢?有同工聯絡院牧,有同工聯絡家人,祈禱團亦開啟了關顧醫護人員的群組作守望,期望有更多可以支援的機會。
  當我再思病人、家屬在這段不能相見的日子,他們怎樣渡過呢?到底他們的需要又是什麼呢?

病者心裡很記掛家裡的人,很想快些出院,孤單、擔心和掛慮,有些年長者可能不懂得問醫生進展,不懂得表達自己的需要。。。

家屬:很渴望可以親自探望、對話、照顧,但只可電話溝通,留電話給病房,期待可接聽醫生來的最新消息、病情進展。。。

醫護每天以謹慎、冷靜的心、穩定健康進入醫院工作,期望每天有平安、主的保守,不受病菌感染地回家休息。。。
  感謝主,讓我訪問了三位分別在九龍醫院、聯合醫院、東區醫院的院牧,她們有以下的分享、行動、和反思:

我的分享 每當醫院由「戒備級別」提升更高級別,院牧部的服侍便受嚴重影響。自03年沙士,適逢在進修年間不能與同工、醫護人員並肩作戰,心如刀割;09年豬流感,連聖誕報佳音也要取消;2014年曾因肺炎肆虐,所有義工服務均需終止;今次武漢肺炎又再停頓時,卻啟發我反思,當我們常認為「人信耶穌是最重要」,究竟「上帝今日在這裡,祂又會如何回應與面對?」我願意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在這裡,您可隨時找我作守望、支持,我願意成為你們的守望者‧同行者!」我願繼續以不同形式與病友、家屬、醫護繼續同行。

我的行動 繼續守望和推動更多信徒為前線醫護禱告!雖然未能直接探訪,卻仍以禱告支持他們,透過電話聯絡,分享聖經話語安慰他們,寫下心意咭傳送入病房,鼓勵病人。

我的反思 因著疫情不能進病房服侍,人在限制下,總會有掙扎無奈,甚至出現無力感;但我們還能做的,只有是祈禱;讓我更深感受病人的限制,因病不能如常生活,要等待康復。「等」會令人無奈,失去希望,甚至等得太久而想放棄。但當身邊有同行者或陪伴者,縱然日子依然令人難過,但因著彼此的陪伴,令日子變得有意思。這份同行和陪伴便是院牧對病人、醫護的承擔和召命。

「神在這裡」的引導、幫助、扶持,是成為病人、家屬、醫護最大的盼望和轉機。人在有限時,便是神彰顯祂的大能!因著祂的能力和憐憫,我們便存大信心,緊握恩主的手,便能走得過、行得完這段沉重又岐嶇險惡的路徑。

「我縱然走過最黑暗的幽谷,也不懼怕,因為你就在我身旁,你的竿、你的杖,都保護我,安慰我。」新普及版本, 詩23:4

牧 函
在新冠型病毒的疫情影響下...是苦、是甜...
彩雲傳道
2020-2-23

由1月開始香港風聞武漢因發現新肺炎消息,我們只是聽新聞,但當香港有內地人留港後發現確診,並且開始不斷蔓延,甚至有本港人無外遊記錄都有確診個案,便真的感受到這場疫症的嚴峻!

影響在疫情生活裡:一方面要為口罩和清潔用品四處張羅,另一方面因著為免蔓延,便開始停課、家居辦公,整個城巿好似在癱瘓,我們的工作,生活都停頓了,整個農曆新年再沒有往時的歡慶氣氛,年宵巿場縮滅了大半;所有大型的慶祝活動都告吹了,包括年初二放煙花,初三的花車巡遊,十五的元宵佳節;更沒有了互相拜年、開年飯,大家都不敢相見。
  我因著年卅至初一返了深圳家姐屋企過年,估不到回港後,因著有內地人路過香港的確診個案,便開始呼籲凡到過內地者,都需要留在家中自我隔離,我便開始留在家中過渡14天隔離的觀察期。這十四天的隔離生活,發現要學習重新過一個最簡樸的生活,好似返了農村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可惜沒有返工,只是最基本的三餐安排。早晨便預備早餐,讀經,靈修,寫讀經分享,覆whatsapp;很快又到中午要煮午餐,用膳,洗碗便禱告、睇書、聽網上講道,去公園步行聽聖經播放,買餸,回家第一件事便清潔,洗手,沖涼,又要預備晚餐,用膳,洗碗,睇新聞,閱讀,做反思功課。

在這疫情之下:失去了自由,無得自由行,個多星期無搭過車,發現只留在家中的生活,人會變得沮喪、意志消沈、失去動力;所以,最後都帶著平常心到公園做運動,發現公園外有小山丘,每日步上三百多級石級,可增強肺活量。當每天的新聞報導都有新確診,甚至有死亡個案,除了擔心焦慮,也會為病患者家屬難過,不知道何時了斷到蔓延;也擔心連前線的醫護也缺欠裝備,感受到這場硬仗不易打,也不易捱。
  但留在家中的時間多了,除了過番正常的生活,不用再追趕很多的死線;更深體會和明白神所教導:「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

在疫情之中:很難有機會連續完全停下手上的工作,或有些太太可以家居辨公,丈夫準時下班回家,家中多了很多一齊開飯、相處的家庭時間。而我則可以很寧靜地聽網上聖經講座,當我聽完四堂楊錫鏘牧師的約伯記講座,更深的提醒,人生的苦難不單沒有答案,也是不用尋找答案,在約伯的身上,啟示了神是創造主,人的受造雖微小,但卻是被神保護著。只要人回歸神原初的設計,神看所造的一切,都是看為美好的。但當人任意妄為,貪食、只滿足己欲而不理後果,便要承擔禍害~病從口入。

信仰在這危難裡:基督徒跟世人有何分別呢?除了心中信靠著神的盼望,認定神是拯救者、掌權者,我們沒有任何優勝和保障,我們也要四出買口罩,過日常的生活;但在危難中那份心裡面的真平安,絕不是這世界所能供給的;唯有「以馬內利」,與人同在的神,能賜下屬天的平安。

我深信在活人之地 必得見耶和華的恩惠。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要等候耶和華!詩篇27:13-14

牧 函
抗疫抗逆(二)
黎錫雄牧師
2020年2月

在旁看到了幾包米(市民一輪瘋狂搶完後,仍然餘下的),我是否取一包呢?我決定,沒有取,淡然經過(因家中已多了一包)。

武漢疫情仍不斷猖獗感染,而另一種疫情「恐懼、賺盡」疫情也不斷擴散。由「口罩」、「洗手液」、「廁紙」、「包米」、「衛生品」……到處搶購,日本七個裝口罩由$28-到$280十倍增幅,成人口罩由$1-到$28一個,28倍增幅,我見過一張相片,有一家人有11包米,有一架購物車取盡12條10卷裝的廁紙….。平心而論,平常儲備,人之常情,我家也比平常預多少少以防萬一;但總不是囤積過量;惟恐的是心中無盡的恐懼,缺乏了「平安」,以往「盲搶鹽」,「盲搶醋」,今天「盲搶米糧、衛生品」.....。理智的想一想,今天我們亞洲的國家有農作物失收嗎?有附近國家飢荒嗎?做紙,做衛生品原材料短缺嗎?貨運物流完全中斷嗎?.....。我又見一張Whatsapp圖,標明$550一盒口罩,$498一盒口罩,大大標題「文明打劫」,見文思義,大家心中明白。這疫情,仍同時反映香港人慣常的內心世界,「沒有安全感,手握得到就是真實,愈多愈安全。」

有一古賢,許衡曾有一次的對答,如下:背景是,與友人出外遊玩,友人見路旁園內滿有梨子,肆意取下而吃。
  許衡友人說:「世亂,此無主。」
  許衡:「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友人說:「在亂世,梨園豈有主人。」
  許衡說:「梨園雖無主人,難道我心沒有主人麼?」

羅三:17「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
  路一:79「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如傳道書所述,人間那一個有「絕對」可掌控的力量?我們盡力「維生」、「衛生」盡上人的本份,倚靠主相信主的保守與慈愛,我們是可經歷到活出平安的自由呢!並且要憐愛和關心未認識主的香港人,也讓他們認識並經歷到信主而來的平安呢!

另一層的思考:每每聽到多一些的清潔知識,心中又說起多一層清潔標準的提高,並且兼顧的清潔程度愈來愈多又高,手潔比口罩更重要,出街衣物的處理,鞋底下的污穢更重點處理,每每入屋就要沖涼,小心處理U型管道要常常儲水,小心開抽氣扇……。

徹底對付「武漢病毒」,何嘗不是徹底對付「罪的污穢。」

羅八:2「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
  約壹三:3「凡向祂有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

有些弟兄姊妹,有「Home office」家居辦公,像似沒有返工那樣的緊逼的工作壓力感,也有一些工作,急也急不來,就學習放援腳步,多休憩,多安靜自己親近神,讓我們思想、追求像祂潔淨一樣。

禱告:「主啊!求祢幫助我好好處理我心靈的質素,不要恐懼,囤積,真知平安的真理,也讓我知生命的優先次序,多親近祢,信靠祢,祢才是我生命的救贖和保障,叫我能經歷祢的生命和分享祢的生命。啊門。」

牧 函
抗疫抗逆(一)
黎錫雄牧師
2020年2月

不知為何?這次武漢新冠狀病毒肺炎,比起17年前SARS病毒肆虐的恐懼感更大。因為沒有封關、因為沒有口罩、食物短缺、因為病毒傳播力極高、再深層一些,因為這次管治疫情的政府政策,又因為不知幾時疫情的黑暗才過去…..;沒有什麼好靠,惟有自保。雖然我們這群2003 SARS戰士已經身經百戰的;但是對著這次疫情,還是誠惶誠恐。

「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為完全的。祂是神。」我很喜歡大衛說:「誰是磐石?」在眾多不安的資訊中,排山倒海沖入手機,又多一個染病、又冇口罩賣、又未封關…..。信心不應是環境早日改變就變好,而是敵人當前、追殺還在、困難未知何日了結,大衛依然倚靠「磐石」的神,倚靠祂得堅固、穩固、牢固地「抗逆」!他仍然有力量,仍然行為完全,信靠祂,仍不自私,不冷酷,有憐憫,守正道。因為祂是神。在更難日子,信仰的根更深打入磐石中。

在抗疫的過程中,在Whatsapp收看過了一套短片,講述十七世紀中的黑死瘟疫,在英倫亞姆村中的一位威廉牧師,為了阻止疫症蔓延,自己甘心不逃命服事這334位村民,也鼓勵他們不逃走不傳染給其他人,將善良留下來。結果,只有33人幸存,他自己也死了,疫症沒有傳到北部去。威廉牧師,有信、有望、有愛。信神以致他不是一個沒有信仰道德勇氣的人;有愛去愛未被傳染的人(北部的人)和已經受感染的南部村居(自己留下),有望因他和全村的人雖最終罹難,但復活的盼望給他們勇氣面對疫境、逆境,甚至是絕境。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愛荃堂的弟兄姊妹。雖然在這困難境遇中,仍然發揮愛的生命力。雖小組、課班暫時停,愛心還是不停,去關愛小組的肢體、有需要的人,和醫護清潔的前綫團隊;也在這自私自保的洪流中,我們仍將信、望、愛活出來,傳出去,給恐懼和擔憂的人,告訴他們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牧 函
作個小牧人
朱巧珍傳道
2010年9月

愛荃堂是一所小組教會,顧名思義由各個有生命的細胞小組組成。通常牧養的職責落於傳道同工、執事和組牧身上,這當然無可厚非。 可是,除了帶領者牧養之外,組員之間或組員與帶領者之間,生命需要彼此勉勵、分享和提醒,來10:24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顯然,這個愛荃家是一個重要的牧養場所,肢體之屬靈生命成長,有賴生命榜樣影響生命,從而遵行神的大使命。

猶記得在神學院的學習,有一次跟一位師姐閒談,她提及自己很渴求生命的師傅,隨時能指導生命的問題和方向,她表達不容易遇上,於是跟我提出“彼此牧養”的慨念。 在屬靈生命上,我們攜手扶持和鼓勵,這深深影響我日後的生命成長。 回想自己17年信主之歷程,的確傳道人、組長和弟兄姊妹的生命正影響我屬靈生命之成長,正如....。

剛過去的8月份,我到了菲律賓短宣一星期,這是一趟跨文化之旅。於當地認識了幾位不同國籍之宣教士,他們服侍神最短也超過17年頭。 神使用他們在如此貧窮落後之地,建立教會和神學院。他們遇過無盡的艱辛和困苦,可是,當他們分享神國度之奇妙作為時,宣教士們雀躍的心和烱烱有神的雙眼,正表達背後對神渴慕之情,他們生命的榜樣,正反映神教導無論在何困境中,也不要輕言放棄,更要回應神的大愛。

從他們的生命榜樣,信徒作個小牧人,應有的質素(BEST):

  1. Bible : 時常勤讀聖經,生命有神的話語
  2. Everlasting love : 生命持續對神和對人有愛
  3. Serving the Lord: 甘心樂意服侍神
  4. Teachable heart: 願意虛心學習和謙卑受教

而這些生命的質素,在一班短宣隊員中也找到。 行程末段,在宣教士的帶領下,我們探訪馬尼拉的垃圾山,整個山頭也是堆滿垃圾,垃圾車有傾倒不完的垃圾,因而臭氣薰天。 當午下着微微細雨,腳踏着垃圾和汚水交織的小路,細步拾級而上,有隊員不小心跣滑在地上;有兩個當地女子互相在頭上清潔頭蝨;滿處蒼蠅亂飛和家禽亂走;小孩子們沒褲穿和赤腳滿道走。 當然,我們一步一驚,不單惡臭的環境,而是住在垃圾山內的村民,他們如何過活? 答案就是靠執拾垃圾為生。

雖然如此,我們手持五色繩落力地向當地人傳福音,有的向小孩子傳福音;有的向婦女傳福音;有的向年青男女傳福音,他們耐心地聆聽講解,在聖靈的引導下,他們單純地決志信主,這真是莫大的神蹟。 正如當地的宣教士所言,“貧窮不是最慘,最慘是不認識神”。 回想起來,這班短宣隊的生命,衝破了環境和語言的隔膜,努力帶領當地人信主,怎教我不發出連聲的讚賞和學習?

縱然短宣隊員的生命併發主的光輝,可是人的生命總是軟弱的,單靠人的生命彼此激勵總是不足,最重要我們認定跟隨神,而不是眼光放在人身上。 否則,當別人生命軟弱或跌倒,便造成我們屬靈生命上的絆腳石了。

最後,衷心鼓勵弟兄姊妹,在愛荃家裏,發揮生命的質素彼此牧養,以達成神的心意成就在教會上。

牧 函
 真理追隨者
張彩雲傳道
2010年1月
牧 函 (九)
基督徒笑傲生死
張彩雲傳道
08年8月

安息年假轉眼過,當中經歷了神的豐富預備,包括了不同的課程,釋經講道實習重建講道基礎,個人性格與靈修更新靈修的操練,長者康體擴濶對長者活力的視野,臨床牧關透悟生死間的無常,當中發現基督徒可以在病患和苦難中跳躍,體會生命的堅韌和精采!

透過“臨床牧關”的課程,讓孩子有機會在病房中藉探訪病人接觸不同的生命故事,當中有眼淚﹑有沈重﹑有傷痛,但卻藉著神所賜一份聆聽與關懷,可與他們同行流淚谷的日。透過病者訴說病患的痛,更多明白身體的軟弱和無奈,特別長期病者所承受的壓力,與疾病搏鬥的艱辛;體會神安慰的能力和痛症舒援的重要性。原來葯物及醫學的進步也帶給世人一份無奈中的鼓勵和幫助!在身體軟弱中更深明白基督徒的福氣,可以在危難中禱告倚靠信實的主,一份不能奪去的內心平安,讓信徒面對病患中無懼死亡。

其中亦體會生命的脆弱,當有份與同學一起經歷親人由得悉癌病惡耗至臨終,只短短三個月便要面對分離之痛,但過程中卻看見神的憐憫與恩惠,一份不捨的情卻在掌管生命主權的神裡面學習放手。另一次,當課程踏入第二週面對一位跌倒入院的病者,竟翌日因突然爆血管而迷昏,在深切治療部五天內便歸回天父裡,病者由起初抗拒溝通,到昏迷中禱告流淚,神讓他仍有機會聽進福音,以搖動手指以示信主,在眾家人陪同下安祥地離去,發現生命的存留只有掌握在這位創造生命的主宰中。

在生死之間,一節金句再次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傳 8:8上)神的話再次讓我學習,要尊重神掌管生命的主權,這節經文也提醒我,沒有人能免去這場爭戰,有一日我同樣有份面對這生命的終結,但當我還可以享受生命氣息的時候,則要更珍貴和謹慎自己的生命,好好活在當下,享受神所賜的美好,在生活中活出基督徒不一樣的活力。

其實在病房也難得相遇一些可愛的基督徒,有學生﹑有老師﹑有長者,唯有基督徒那份從心裡發出的平安和喜樂,以致他們仍能在病患中展現笑容,更讓探訪者感受到那份生命力的精采。

每當收閱教會祈禱週曆,也發現弟兄姊妹和同工或其家人均遇上不同的疾病,也感受到一份無形的沈重,但我相信這位道成肉身的主,祂不是高高在上,遙距地凝望我們所面對的苦難,祂是常經憂患的主,祂是與我們同經患難,與我們同行幽谷的神!

最後,送上一節金句:「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 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 42:5)讓神的話成為我們一起學習,操練信靠的功課。

牧 函 (八)
來,…… 一杯咖啡
陳少中傳道
08年7月

近來,我不知不覺愛上了咖啡。不少人喝咖啡是為了提神,我倒是被它獨特的味道所吸引。對我來說,在優閒、舒適的環境下,細味品嚐一杯香濃、可口的咖啡,絕對是一件賞心樂事。是故,我與妻子便興致勃勃,一起走到超級市場,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選購咖啡粉,學習沖調咖啡。

原來,沖調咖啡是一門學問﹝三合一咖啡不算數﹞,不僅要水滾「啡」靚,咖啡粉、牛奶和糖的份量,也要恰到好處 ─ 咖啡粉過多,味道便會太濃郁,偏向苦澀;牛奶過多,又會蓋過了咖啡的香味…… 正如某某朱古力牛奶的廣告所言。

我常常讚嘆神創造的奇工,就以人類為例:在全球數十億的人口當中,竟找不到一個人,與別人相同﹝所以,你是十分獨特的!﹞。神賦予我們不同的外形、氣質、性格、恩賜……。當然,在祂的眼裡,每個人都是祂的精心傑作,都是看為好的。

我們每一個都是整全的人,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毋須依附於他人而活。然而,使徒保羅說:「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12:27﹞ 他以身體作比喻,說明個別的信徒藉著聖靈的洗連於基督,彼此互為肢體。教會便是基督的身體,由不同的個體組合而成。故此,合一中的多元(unity in diversity)是教會的特徵。

為何神要多此一舉,要我們在多元中合一呢?…… 或許,我們可以在咖啡杯中,洞悉一二。咖啡、牛奶本是獨立的個體,不一定要混在一起,齋啡、牛奶也不錯吧!可是,把咖啡、牛奶混合起來,咖啡便會變得幼滑、芬香撲鼻,令人回味無窮!

弟兄姊妹,我們怎樣在多元中合一,以建立基督的身體﹝即教會﹞呢?…… 但願我們如一杯香濃、可口的咖啡,在不同的恩賜上,彼此配搭、互相補足。

牧 函 (七)
生命的反省
朱巧珍傳道
08年5月

很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個人的反省文章。

認識一位約四十多歲的女病人阿May,她患有肌肉萎縮症已十年,曾經頻臨死亡的邊緣。後院牧帶領她歸信耶穌,在神的拯救下,生命失而復得。最近因肺炎滿身插滿喉管,丈夫很少探望她,只留下她孤單地與病魔鬥爭。由於她喉嚨開了一個窿並插上喉管,所以不能開聲說話,唯有藉寫字與外界溝通。

當筆者到醫院探望她時,她正坐在椅子上,樣子傻傻怪怪似的,她頭髮蓬鬆而雜亂,眼裏有點發呆,嘴角不斷流口水,看來面容憔悴並精神很差。當她感到很多痰塞着喉嚨,影響呼吸不暢順,她按緊急鐘請求護士抽痰。可是,護士已見怪不怪,甚至沒有反應,待她再按鐘才理睬她。筆者看到她痛苦的狀態,不單感到心痛,也實在替她辛苦。可是,當她痛苦時,總愛祈禱和哼起詩歌,然後面上卻展現出難得的笑容。

回家途中,我反問自己,究竟可以為她作什麼?她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一個癱瘓十年的女士,人生的盼望是?這些問題不斷給筆者帶來衝擊,在靜思過後,原來筆者質疑人若失去應有的功能和活動能力,生存的意義和盼望是何?筆者只是以人性和理性的角度去探索人生的意義,卻忽略屬靈上基督徒存在的目的為要榮耀神。再者,從阿May身上正反映筆者的懦弱,原來筆者本身是何等脆弱和不堪一擊,苦難已擊倒我了,我因為苦難而忘卻神的愛和能力,難道神不愛她嗎?難道神要醫治好她才算有能力嗎?

感謝主!在聖靈光照下,神要潔淨這個器皿,才合乎祂使用。 順服和謙卑就如一對孖公仔,神要筆者好好學習並除去驕傲,因為神是聖潔的,所以我們要聖潔。從阿May身上,神實在使用她殘而不廢的生命,叫她和別人得到祝福。原來生命影響生命不一定發生在正常的基督徒身上,也發生在每一個軟弱的生命上,神的確比我們每一個也更深和更廣,感謝主!

弟兄姊妹,現在你生命上有何軟弱?你願意讓神潔淨嗎?

願這篇文章成為你生命的激勵。

牧 函 (六)
怎可以在試練中有喜樂
彭國良牧師
08年4月

當最近面對一浪接一浪的沖擊時,有兩個片段給我很大的鼓勵。一個是約伯接二連三面對打擊的片段;一是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坐牢的片段。兩者都是在很大的困難中仍然可以向神敬拜和讚美!確實是一幅很美的信心圖晝!能夠有如此大之信心確實好不容易;卻並不表示我們就不能做到!正如保羅所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在困難中保羅仍然可以讚美神,除了是因為他依靠神的幫助之外,他面對困難那種睇法亦很能夠幫到我們點樣可以在困境中仍然向神敬拜和讚美!

1.不要將困難睇得太大~一根刺
人非常特別,總是會將別人的缺點睇得大大,自己的缺點就睇得小小!所以就出現了主耶穌所講的我們會睇到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不過,面對困難就剛相反,別人的困難不會睇得很大;而自己的困難就會睇得很大!因此遇到困難總是會覺得自己是最慘的一個!
然而保羅卻不是這樣,他將困難只是睇為一根刺~不會將之放得很大!怎麼可以將困難睇為一根刺而不會將之放大。有人認為是因為保羅將他的困難與主耶穌當年的苦杯比較,因此只不過是微不足道!若果主耶穌面對如此難渴的苦杯都可以在客西瑪尼園透過祈禱過得到!那麼保羅這根刺又可否靠神過得到呀!一定得啦!那麼我們今日所面對的困難會否大得過主耶穌的苦杯呀?絕對不會!又可否過得到呢?靠住神我們看不見過不到的理由!

2.相信在困難中神的恩典總會夠用
保羅這份相信是基於主耶穌的應許,因此主耶穌雖然無答應拿走保羅身上的那根刺,但保羅卻一樣很開心,因為主耶穌答應了他賜下夠用的恩典!
相信在困難中神的恩典總會夠用!對我們而言亦很重要,我們總要相信神是那位耶和華以勒的神、是那位叫萬事都互相效力的父、是那位在困難中總會為我們開出路的主!真的,我們看見敬一(Terry和Sidney的兒子)已經離開醫院一家團聚、蔡傳道已放完病假回來、她的父母重拾精神如常參加教會聚會、恩妍亦已如常一樣背起書包上學去!再再都確實顯出神的恩典總會夠用!

所以無論教會遇到幾大的難處、小組遇到幾大的難處、個人遇到幾大的難處,記得保羅所留比我們的心得~不要將困難睇得太大~一根刺和相信在困難中神的恩典總會夠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困難中像保羅一樣,可以仍然敬拜和讚美神!

牧 函 (五)
來,…… 到曠野去休息一下
陳少中傳道
08年3月30日

「休息本來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人生每日生活的一部份。但今天整個社會的文化和環境,都在剝削人休閒歇息的機會……」這段說話乃節錄自一個退修會的宣傳單張。你是否很有同感呢?…… 近年,社會的氣候不斷地轉變,在提昇競爭力、爭取盈利的前提下,僱員的工作時間持續增加。在社會的氛圍下,教牧也難以獨善其身,同樣被困於這個漩渦之中。

生活在香港,我們與忙碌結下了不解緣。不知何故,我們早已習慣忙碌的都市生活,與它共舞。忙碌更進一步,成為我們的價值取向;忙碌彷彿代表了人的存在價值和重要性。試問:「有哪一個重要人物,不是日理萬機的呢?」

數年前,我看過一齣探討日本城市人生活的電視片集。片中,幾位受訪的日本婦女,均異口同聲地表示:「她們絕不會介意,丈夫因忙於工作,無暇照料家庭。」…… 鏡頭一轉,有幾位日本男士,出現在螢光幕前 ─ 全是一間酒吧的常客。他們在每天下班後,便會走到這個老地方。

為何這幾位男士,每天也要到酒吧留連呢?…… 在追問下,他們便大吐苦水:「一般人認為,那些可以準時下班、經常留在家中的男人,都是沒有出色的。故此,他們在下班後,也會到酒吧消遣,直到深夜才歸家,以免遭人白眼!」…… 他們的說話,夾雜著一份無奈。然而,我們要想想:「忙碌真的標誌成功嗎?……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可有出路呢?」

在馬可筆下,主耶穌乃是一個風塵僕僕的人。昔日,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傳福音。當門徒回來聚集在祂跟前,耶穌就對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馬可解釋,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原來,超時工作並不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利」。門徒回來聚集時,已顯得筋疲力竭了。耶穌便提議,一起退到曠野去,休息一下。

我在愛荃堂事奉,已有兩年多。在這段日子裡,我同樣被困於忙碌的漩渦中。「來,…… 到曠野休息一下」 #1…… 這是主耶穌對我們誠摯的呼籲,也是我們在忙碌生活中的出路!我們到曠野去,不僅可以得到歇息,更可以在寧謐中,與主會遇,聆聽祂的聲音,才不致在忙碌中,失卻了生命的焦點! 愈是忙碌,愈是需要空間,讓我們同來,…… 到曠野休息一下!


#1 撮自:馬可福音6章31節﹝新譯本﹞。

牧 函 (四)
神在我家的奇異恩典!
蔡慕萍傳道
08年1月

先在主裡說聲 ~“新年蒙恩! 主內平安!”

每年的結束及開始,人總會說:“這麼快又一年了!”是的! 人長大了,日子真的越走越快!

回想98年1月2日,是我離開台灣的日子,也是我再踏足香港的日子;要對差不多生活了五年的台灣說聲再見,又向我從小長大的香港說聲:我返嚟啦!要決定回港絕不容易,我實在捨不得這地方!因為這裡有裁培我成長的教會,有一群一起笑過、喊過的弟兄姊妹,但神卻在97年初開始催促我回港,那時我心裡卻莫明地十分掛念我的家人,經過一番掙扎及禱告後,終於決定98年回港。

回港後在日記上寫著~盼望家人願意信主。

轉眼間就十年啦! 這十年間神不斷地回應我的禱告,在七兄弟姊妹中,現在除了二家姐及四家姐還未信主外,其他的兄姊們及父母都信了耶穌,而他們的下一代都同有信主的,真的要讚美主! 其實每一個家人信主,對我來說都是神蹟!特別去年哥哥一家歸主的經歷,確實要稱頌神!也要謝謝曾陪我哥哥一家走過這段艱難日子的您。

07年除夕那天,我們所有信主的家人一起舉行家庭感恩崇拜,大家一起數算神在我們家人身上的恩典,並有彼此代禱,十分感恩!我回顧98年回港後,2月底就要入院做切除子宮瘤的手術,而同年4月,媽媽同時診斷出患上鼻咽癌,但要感謝神,正因此父母卻相繼信了主;十年後,好像事情又再重演,我子宮再長了腫瘤,又再要安排做切除手術,而媽媽又同時診斷出患上末期肺癌,事情比起十年前看似更為嚴重,但我們看到的不是患難,卻是神夠用的恩典,因我們深知有神的同在,各人心裡都滿有平安及喜樂;其實家中各人都有自己及家庭的難處,但我們的信心卻不搖動,因為神是我們隨時的幫助;而爸爸每聽到我們分享一些難處時,他都說:“交托給神吧”! 是的!神是我們家庭中唯一的依靠!

我再回想初信主時,家中就只有我一人信耶穌,也從未想過可以有家庭崇拜,可以一家人一起唱詩讚美神及一起彼此代禱,我真的要再次感謝神在我家中的作為及施下的恩典!

除夕那天早上,我們全家一起飲茶一起拍照,十分開心;不過...當天我心裡是有點矛盾,矛盾的是...神在患難中把家人間的關係拉近了,看到從媽媽診斷出患上末期肺癌後,哥哥及姐姐們常常都來探望父母、陪伴他們;不過..今年的除夕,媽媽會仍在嗎?

即或不然! 我心裡仍要感謝神,因為現在神仍給我們時間、給我們機會來珍惜身邊的家人,不知明天如何,但重要是珍惜當下吧!

除了感謝神外,也想藉此謝謝您,這十年來得您的鼓勵、支持及為我家庭代禱,使我知道在人生的路上是不孤單的;而今天神在我家庭中的作為,也是因著您曾擺上的禱告,真的謝謝您呀!雖然挑戰仍在,但有神的同在及您的支持,我必繼續有力地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
願神在我家中得著當得的榮耀!也願主的恩惠及平安,常與您和您的家人同在。

牧 函 (三) 張彩雲傳道
07年5月

近年,神為愛荃堂預備了長者服侍,透過服侍兩所老人院舍,讓弟兄姊妹可以有更多機會接觸長者,更深明白中國人有句諺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之真實。一般人對長者的印象都是覺得他們行動慢,經常重覆兩三句話;他們也常自怨“眼又矇,耳又聾,不中用”,引致大家在溝通上甚為困難,而且踏入退休階段,常認為不再有所供獻,但其實他們在教會也有份事奉神和服侍大家。

不知道你有否留意,當YMCA崇拜於5月份正式舉行後,蘊崇大堂崇拜不單人數下降,事奉人手也減少了,所以,不單你們的名字在輪值表上排得頻密,長者們也不瞬息,他們也需要每月一次負責作招待,你有否欣賞他們的忠心呢。另外,在老人院的服侍中,平日的長者聚會,弟兄姊妹都要上班不能參與,但其中有幾位成人組的組員,他們都很積極地協助,雖然他們常常表達什麼也不曉得,但他們的出席,參與獻唱﹑講見証﹑做體操等,也表現出他們那份活力和事奉神的積極,這份把握每個機會去事奉神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學效。

近日有機會學習長者情緒的課堂,這才發現,長者跟你和我也一樣,他們都有喜﹑恕﹑哀﹑樂,只是他們比我們的人生閱歷多了一點點;他們同樣需要朋輩,可以有合適自己的玩意小天地,所以請珍貴你身邊的長者,多點敬而近之,他們也期待聽一聽你們的聲音。

當03年SARS一疫後,常常聽見一句話“珍惜眼前人”;近日,兩所老人院均有些長者突然離世,有部份安息主懷,但也有部份只是返過教會聚會﹑聽過見証,還未決定信主。初時有點錯愕﹑無奈和傷感;有份探訪老人院的肢體更感受到那份唏噓,明明平時見到他們仍很壯健,但一瞬間可以就此永別。更體會能事奉這班長者是我們的福氣。

今年,神帶領愛荃堂開設了青少年崇拜及長者崇拜,想起來真的別具意義。

面對青少年的群體.我們是把守孩童成長的第一關,用愛去抓緊每個機會捉著少年人的心,用神的說話建立他們的生命基礎,不被世俗洪流的不良文化所污染,在他們還單純的時候,可以植根福音的種籽,讓聖靈可以在他們生命中繼續工作。而長者群體,正是把守人生結尾的最後關卡,在他們還有精神﹑表達能力的時候,可以分享耶穌的愛,讓他們在晚年的日子,還有機會選擇永生的福氣。

弟兄姊妹,你又否看見神在你身邊也放下了不同的機會,可以為祂結福音的果子。不要少看你的一張單張,一句慰問同事﹑家人的說話,一封簡單字句的鼓勵電郵,也可以成為你身邊人的一份很珍貴的祝福。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牧 函 (二) 彭國良牧師
07年3月

自緬甸短宣回港後,收到偉志執事的電話,說到那些五月過去YMCA崇拜的弟兄姊妹們,反映不大清楚自己要做些甚麼?會否需要在這次的YMCA月禱會中給與他們一些清楚的指引。收線後心中在想,佈道年要做的主要不就是要傳福音嗎?難道還有其他嗎?然而當再三思想時,他們所反映的會否也是其他會眾(指仍在愛荃堂聚會)的問題呢?愛荃堂的會眾會否在佈道年中仍然是不大清楚他們自己要做些甚麼呢?

我原本可以很事工地將會眾要做的工作一一羅列出來,但這樣做又會否只是一種事工的宣傳,對會眾們真的有用嗎?他們真的需要這些嗎?因此我就為此事而問神有沒有一些聖經中所留給我們的指引,使我們有所依從;並且可以有更好的準備面對佈道年的挑戰。感謝神!祂很快就讓我想起使徒行傳第一章。在這章聖經裡,主耶穌在升天前將一個非常重大的使命交給了他們。這個使命就是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面對這個重大的使命,使徒們怎樣做呢?若果我們問在佈道年要做甚麼?過去YMCA要做甚麼?相信使徒們面對這個重大的使命,就更需要問究竟要怎樣做及要做甚麼了。

然而我發覺他們在主耶穌升天後到聖靈降臨之前,只做了兩件事去預備自己迎接大使命的挑戰。第一是祈禱(一14﹕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兄弟,都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許多時候禱告是預備人承擔使命的有效方法。保羅在大馬色路上遇見主耶穌向他顯現,選召他成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他並不是馬上就工作,而是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那麼請問這三日不吃不喝是做甚麼呢?使徒行傳九章11節告訴我們保羅在這段時間中所做的主要就是祈禱。直到亞拿尼亞領受了主耶穌的吩咐去按手在他頭上,使他被聖靈充滿;並且為他施洗。他才出來開始為神工作,四處宣揚福音。

在個人的屬靈經歷裡亦深深地體會祈禱是預備人承擔使命的重要方法。還記得九七年到新加坡進修,最能幫助自己重回香港承擔牧會之重責的方法就是祈禱。當年每日都是早上五時半就起床,未到六時天還未亮就已經在宿舍的天台上跪下來祈禱,就是這樣使自己的屬靈生命及事奉都得以更新的一個轉捩點。一個人的恆切祈禱尚且帶來這樣大的作用,那麼一班屬神的人走在一起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那產生出來的力量豈不是更大嗎?豈不是預備人承擔使命、面對挑戰的最有效方法嗎?

面對大使命的挑戰,使徒們所做的第二件事是修補缺口(一15~26)。主耶穌原本挑選了十二使徒,但因為猶大出賣主,後來更落得自殺身亡之下場。為了迎接大使命的挑戰,使徒們先修補好他們中間所出現的缺口,就是透過制籤補選了馬提亞去填補猶大的使徒空缺。迎接挑戰之前先修補缺口亦是十分重要。相信大家還記得挑戰者號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廿八日當地時間早上11時38進行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體火箭推進器上一個O形環失效,導致一連串連鎖反應,在升空後73秒爆炸解體墜毀。當時機上的7名太空人,全在該次意外中喪生。

面對佈道年先修補好我們當中之缺口亦是我們需要做的,我們必須先要找出在教會中有沒有一些缺口需要修補、在小組中有沒有一些缺口需要修補、在家庭中有沒有一些缺口需要修補、在個人方面又有沒有一些缺口需要修補。不要少看一個小小的缺口,就像一個氣球一樣,若不及早將它找出及修補的話,它可以將之前所注入的一切,完全溜走於無形。

當使徒們做好了這兩件事之後,經文就進入了第二章,裡面是講到聖靈降臨,跟住就是使徒講道,有三千人信主。對我們而言實在是一幅非常美麗和充滿鼓勵的圖晝,就是我們即使要面對前面佈道年重大的挑戰,只要我們效法使徒所作的~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及修補好缺口,聖靈便會與我們同工,令福音藉著我們帶給更多人,使他們可以同得福音的好處,得以進入神的國!

牧 函 (一) 彭國良牧師
07年2月

還記得〝Risk〞即《戰國風雲》這副遊戲由李偉志執事於八十年代引入教會後,就在弟兄中間掀起一股玩〝Risk〞的熱潮。這股熱潮維持了好一段日子。這個遊戲的玩法就是在一幅劃分了不同國家的世界地圖的棋盤上,六個玩家將自己的顏色士兵棋子放在屬於自己不同的國家領土裡面,然後用摘股子對打的方式攻城掠地,直到將其他對手逐一消滅,地圖上只留下自己顏色的士兵棋子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自己亦很喜歡玩這個遊戲,因這個遊戲除了講求運氣外,亦講求玩者的眼光、策略、計謀和掉兵遣將的能力。個人認為神國度的拓展與玩〝Risk〞有點相似。所不同的是以前是為自己去打敗對手贏得全世界,而屬靈的〝Risk〞卻是為神去打敗撒旦而將神的國度拓展到全世界。以前是自己作元帥指揮整個遊戲戰事,屬靈的〝Risk〞則是由神來指揮,我們卻是神手上之棋子,聽命於神並為神的國度而爭戰。

經過十三年的時間,愛荃堂的兵力已逐步凝聚增強,分別散佈於三個地方﹕一支是與其他同路人組成的聯軍進駐於南亞A區;另一支聯軍進駐於南亞B區;第三支則是進駐於荃灣區的愛荃堂。經過去年的「堅固與拓展」後,三支兵力都在蠢蠢欲動,已經準備好向外拓展。先是位於南亞A區的聯軍,今年除了會大興土木興建一間新的神學院外,亦會向外北上開拓一個新的福音據點;然後將來再由北到南開拓多兩個新的據點,使神的國度覆蓋整個南亞A區。

至於位於南亞B區的聯軍已經增加至20位同工,他們由去年開始已由過去的各自為政變為連成一線,彼此配搭,互補不足。單是其中一間教會在去年的 聖誕節就已經帶領了接近300人信主。未來將會有更多南亞B區的人因而得聞 福音;並且因信進入上帝的國度。

最後位於荃灣區的第三支兵力亦毫不遜色,為配合今年佈道年的主題,將會全力向外拓展。青少年崇拜已開辦了接近兩個月,一班青少年人的反應比預期中好,出席的人數亦介乎30多人至40多人之間。基於有兩間中學的學生團契及基督少年軍做後盾,未來將仍有很大之發展空間。二月的長者崇拜亦開辦在即,基於過去開團契亦有三十多人出席,轉為崇拜後亦會相差不遠,加上過去有一班弟兄姊妹定期探望院中的老人家,相信願意接受救恩而出席崇拜的長者只會有增無減。五月開辦的YMCA崇拜會有婉霞組、守望組及綿羊組等三十多人作為班底,氣氛將會與青少年崇拜不遑多讓;加上地點方便、有YMCA這個多年品牌及三個小組都有開荒拓展的心理預備,未來的發展應該非常樂觀。當然我們不會遺忘愛荃堂現存的兩堂崇拜亦會有其實力配合今年的主題而有所發展。

當教會的實力逐步凝聚增強,並且要向外拓展時,自然會引起敵人~魔鬼撒旦的注意,牠會想盡辦法去削弱我們的實力,使屬神的軍隊不能向外推進,拓展神的國度。所以,我們要聽從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六13~18的勸告﹕「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